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一个劳动者都是主角。为挖掘河南人“讲不完的出彩故事”,让世界看见河南人的精彩,激励每一个中原儿女在各自岗位上继续奋斗、争做贡献,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推出“河南人的一天”特别策划,捕捉河南人在各自岗位上“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的发光发热点。通过这些普通人“浪花式”的平凡点滴工作和生活情况,人们可以看到河南人乃至中国人在复工复产中表现出来的淡定从容、务实自信、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坚定步伐。而这,正是2020年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真正动力和可靠保障。
黄河之水“天上”来,在郑州桃花峪阔泻出山,平注中原,滋养了河南人的家园,润养了河南人的双手。泥沙在时间中沉淀,瑰宝伴随黄河而生,更在能工巧匠的坚守中展露风华、传承不断。
王玲(左)向年轻人讲解“黄河神兽”的出处
6月13日,时逢我国第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对黄河澄泥砚非遗传承人王玲来说,是异常繁忙的一天。
上午8点,王玲带着自己的作品准时来到“郑州市惠济区第五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暨民俗展示展演”活动现场,通过线下讲解、“云”上直播等方式展示非遗的魅力,并与非遗同仁探讨交流创作心得和工艺手法,以期实现创新融合、寻求合作共赢。
王玲通过“云”上直播展示非遗魅力
现场,继承了王玲衣钵的女儿张惠现场展示了澄泥砚相关文创产品的创作过程,吸引了一批“小迷妹”的关注。“重如石,细如玉,触之如童肌,叩之若金声,视之光彩照人,贮墨不腐,不枯不冻,写字作画散发阵阵清香。”跟着王玲学习的大学生刘佳欣有条不紊地向围观鉴赏的观众讲解澄泥砚的属性与价值。
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如此认真,王玲直言很欣慰。她是一个母亲,也一个艺术家,她和丈夫让失传已久的技艺重见天日,也希望年轻的孩子们能一代更比一代强,把黄河澄泥砚的技艺和文化发扬光大,让它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令人欣慰的是,王玲的一双儿女遗传了父母的艺术天赋,继续着父母的事业。儿子从事砖雕和黄河澄泥砚制作,女儿做金沙茶具,女婿做黄河文创产品。而且,年轻人更有想法,更顺应市场的发展,女婿设计的文创产品——“黄河神兽”系列一面市就非常受年轻人的喜欢。
有趣的人生,一半是高朋满座,一半是恬淡寡欲。结束了上午闪光灯下的“高光时刻”,王玲将浮光流云撇开,推开了自己工作室的“柴扉”,缓步进入,就走进了属于艺术的一方神奇天地。
六月的下午烈日炎炎,王玲约了三五好友在工作室歇晌,摘点新鲜的桃子,就可以品茶、聊天……在轻罗小扇带来的清凉中,王玲笑言以前的自己是“老牛拉车不认人”,一心只埋首在创作中,守着一条河、一担泥、一把刻刀和一炉火。
黄河澄泥砚是中国名砚之一,是黄河水与泥的神奇组合,也是黄河赠予王玲最美的礼物。王玲的大半辈子都扎根在黄河边上,吃的黄河水、用的黄河泥,唱响了黄河岸边泥与人的合奏,黄河就是她艺术生命的根源。
“以前很多人来到黄河边上会带走一瓶水或者带走一捧泥,现在我们用黄河的水、黄河的泥,用我们黄种人黄色的手,为人们打造一份‘黄河的礼物’。它们不仅蕴含了黄河的精华,还汹涌着黄河精神的生命力,更寄托了黄河儿女的家国情怀。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王玲表示,予人以砚,留墨为魂,自己也希望将这份黄河的礼物送给更多的年轻人,将自己对澄泥砚的一腔“孤勇”与坚守化作“桃李满天下”。
王玲(左)和学生一起磨墨、练字
王玲以家传及带徒弟为主,传授澄泥砚技艺。多年来,她共培养从事艺术雕刻的学生800多人。她一手经营起来的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还和河南几所高校达成了校企合作,在传承“点石成金”技艺的同时,免费培训残疾学生,为他们“点”出了一条自力更生的“希望之路”。
“现在有好几个出色的学生从我这里毕业之后,回到家乡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研制了自己的品牌。有的还成为了当地的非遗传承人。”王玲坦然地说,非遗传承有生意,亦有大爱,所有的“精打细算”,都是在为爱打算。
见证着王玲无数荣誉与成就的报纸、杂志静静地躺在茶室里,她已经抛却昔日荣耀,将目光看得更远。她不再拘泥于一室天地,广交朋友、爱生活,从扩大的生活圈里获取更多的灵感,将之“活化”在自己的作品上。她带着学生触摸以前的砖雕作品,讲述自己研制澄泥砚的来处;领着学生观看昔日的珍藏,揭开往日的创作记忆;指点着学生磨墨、练字,感受墨与砚的完美交融;更系上围裙,演示“一坨泥巴化神奇”的变化,以期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埋下一个梦。
夏日余晖中,黄河鲤鱼肥。王玲送别好友,漫步在小院内,为鱼儿喂完食,清理了土窑边的杂草,再坐回工作室,静静心,然后开始细细地雕刻……窗外鸭子声声,窗内心思纯净,动静之中显尽生活之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